2025年6月26日至28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智机智党支部组织党员骨干,赴广元市苍溪县文昌镇红瓦村开展“红智联心,振兴同行”强国行实践活动。
活动合影
红蓝交融铸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此次活动以“红色教育+数字技术”为双引擎的实践,紧扣党的二十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将数控技术专业优势与农村发展需求深度融合。在苏维埃苍溪县委旧址,党员们通过参观革命文物、聆听苏区精神讲解,深刻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与73岁退役老兵杨正富的座谈中,老党员讲述老一辈党员同志们带领着不屈不挠着中华儿女们保家卫国、开荒种粮的奋斗史,青年党员们在“七一话初心·老兵口述红色史”的党课中,将红色精神转化为服务乡村的行动力。活动现场,数智机智党支部与红瓦村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建立“高校党支部+乡村党支部”季度联建机制,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框架。
在苏维埃苍溪县委旧址开展研学活动
签订党建共建协议
主题党日活动上退役老兵、老党员讲党课
走访农户,进行产业振兴调研
数智技术下沉,专业赋能乡村发展新动能。“由于知识水平有限、青壮年流失现象严重、智能化水平更新过快,导致留守村中的老人们对智能农机认知度不足,传统农机自动化率低。”“经济作物必须得以村委会牵头,组建专业团队,提供专业技术,让留守村中的老人出力、出地,不断扩大村集体经济”基于此,实践团队推出“无人机植保改造”“智能灌溉系统部署”等技术方案。在“数智赋能”乡村设施维护行动中,党员同志们为村活动中心维修生活设施、桌椅板凳、路灯设备等8处;开展的“汽车知识进万家”宣讲,通过现场演示刹车油更换、轮胎养护等实用技能,覆盖村民20余人次,建立线上技术咨询群持续提供支持。“田间数智”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使用无人机等完成“李子园”“梨子园”“猕猴桃园”三大园区地形测绘,结合CAD软件设计滴灌路径,优化了传统规划,同时通过抖音平台扩大了对红瓦村的乡村振兴事业。
开展“汽车知识进万家”知识宣讲活动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到“李子园”“梨子园”“猕猴桃园”三大园区调研
协同长效发力,构建校地联动服务新格局。为确保活动实效,实践团队构建了“前期调研-现场服务-长效跟进”的闭环机制。活动中与驻村第一书记刘灿协作完成场地隐患排查,开展了“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对辖区水库完成“防溺水”标语张贴;对村上的小朋友们开展了科普宣讲活动,引导小朋友们从小树立科学研究的意识;总结会上,团队制定了长期的实践计划,从“一次性服务”到“常态化赋能”的转变,避免了乡村振兴“一阵风”现象。
进行“防溺水”宣传
开展科普活动
实践启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的破题之策。此次实践活动充分验证了“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的发展逻辑。不同于传统志愿服务,数智机智党支部将“无人机测绘”“短视频传播”等现代技能转化为乡村服务能力,实现从“体力帮扶”到“智力赋能”的跨越,为职业院校提供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的鲜活样本。正如党总支书记张洋在总结会上所言:“当数控技术遇见田间地头,当红色基因融入劳动实践,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就有了‘根’与‘魂’。”下一步,团队将持续打造红瓦村“技术服务站”,培养“本土数字技术员”,推动乡村发展从“输血”向“造血”升级,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数字化建设提供可复制的“高校方案”。